时代的英雄,不朽的伟业 爱读者文摘

推荐人:一弯风月 来源: 红袖添香 时间: 2016-06-18 23:51 阅读:

  通过“制片人下跪”这样的方式,从而引起中国大众关注,中国第四代导演吴天明遗作《百鸟朝凤》,不得不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。

  故事一气呵成,讲述了20世纪末唢呐逐渐被人遗忘的故事。

  从师爷的师爷的师爷,就像是焦三爷口中说的,唢呐是祖传下来的,而会吹唢呐的匠艺之人更是让人敬佩的。只要有白事喜事,唢呐之表演,就像是一种仪式,埋藏在无双镇人的血液里。而最具有深度的“百鸟朝凤”,更是白事中对德高望重者的尊重。以焦三爷为首的焦家帮,是唢呐鼎盛的最后一代,一切都按规矩办事,而能成为焦班主的徒弟更是一件让人骄傲的事。

  影片中,游天鸣和蓝玉同为焦三爷的徒弟,一个先天不足却笨鸟先飞,一个聪慧伶俐却玩世不恭。聪颖的蓝玉,最先得到师傅的认可,本领倒是学得不错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暴露的一些问题宣告,他不是接班人的合适人选。倒是天鸣,从被父亲逼迫拜师学艺,从当初的底子不好零基础,到最终获得师傅的认可并成功成为接班人,一路走来是汗水和泪水。中途也有过气馁想要放弃,可是天鸣最终坚持下来,精益求精得到师傅的毕生绝学,对唢呐的一腔热血融入到骨子里,并且成功成为游家班班主。

  故事讲述到这里,好像也差不多了,焦三爷退休自在于田园之乐,天鸣作为新一任班主继续奏响唢呐之曲,如果是这样该有多好啊。但是,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,唢呐似乎在渐渐退出舞台,认识了解的人越来越少,且仅仅保留在老一辈的心里。更多的人选择洋乐队,在新鲜的洋玩意面前,还能欣赏到美女,这样的表演方式似乎成为主流。

  在洋乐队的压力之下,唢呐的生存和游家班的发展,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。面对队员的解散,天鸣无可奈何,就连焦三爷出马都无能为力。事隔多年,人们再次听到“百鸟朝凤”,却有一种“人走茶凉”的心酸,也是焦三爷生命里最后的响奏。

  当游家班真正解散,当唢呐表演成为乞讨的一种方式,唢呐已经渐渐被人遗忘。当无双镇县领导,寻找游天鸣表演唢呐,从而进行视频录制,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,这一刻让肺癌晚期的焦三爷又看到了希望。

  最终,焦三爷走了,没有两台、没有四台、更没有八台,这样传统的唢呐送别之奏。留下天鸣一个人的坚持,一个人奏响唢呐送别师傅。焦三爷离别的背影,作为整部影片的片尾,留给观众深思。人走了,唢呐是否会悄无声息的消失?传统的民间文化是否会淡去舞台被人遗忘?

  想到之前的苏州之行,惊讶于市中心没有高楼大厦,还能看到小桥流水人家,这种对文化的保护,让苏州成为一座特别的城市。看平桥流水、赏垂杨古树、听吴侬软语,仿佛能感受到姑苏城历史的气韵。

  社会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物质需求是好事,但是传统的文化不该被遗弃。试想与其若干年后在博物馆的一角待人讴歌,现在又何必不珍惜起来呢?

你可能也喜欢这些

赞助推荐